不是誰申請誰就過!2025補助審查重點與新策略

2025年中小微企業面對政府補助時,最大的誤解之一,
就是仍以為「只要投案、就有機會」。
然而,臺灣智庫智策(TGSA)觀察指出,
今年補助審查不僅比往年更嚴格,
還出現三大隱性篩選標準,若企業未及早調整策略,極有可能在早期就被剔除。

🔍 三大審查趨勢浮現-企業申請補助必須全面升級

整體審查標準已明顯升級,評分邏輯趨向制度化與可驗證化
企業若仍以過往經驗套用今年度補助案,極可能面臨落選或減價風險。

📌TGSA建議:

知行合一   三項新策略迎戰補助新時代

企業需從「內部實際執行能量」之證據,出發設計提案,而非只寫理想情境。

TGSA建議做法:
• 建立「專案執行計畫」:包含研發流程圖、專責人力配置、關鍵技術節點驗證點、研究紀錄簿。
• 準備「技術佐證附件」:如研發過程紀錄,階段成果驗收紀錄,文字+照片+影片等。

企業必須改變心態,視補助為檢驗公司制度、研發節奏與數據管理能力的壓力測試。

TGSA建議做法:
• 將成果拆解為具體數據指標。如:預期降低碳排X%、提高營收Y%、新增市場Z%。
• 建立追蹤機制,明列期中與期末成果對照方式,如:問卷回收、導入率、實測數據報告。

「可出海的技術/產品/商業模式」作為主體,呼應政府轉型走向,並佈局未來市場。

TGSA建議做法:
• 優先盤點具國際潛力之產品或技術。
從既有產品中挑選可標準化、可量產、具海外市場需求者,作為補助案主體;避免僅以在地解決方案參賽,錯失加分機會。
• 導入國際市場佈局邏輯:在提案中明示未來3年內的出口目標、拓銷區域、國際通路合作模式,展現政府投資效益可延伸至國際。
• 結合國際標準與驗證機制:如ISO、CE、FDA、碳標籤等,將技術/產品拉高至出口可接受門檻,強化可信度。

補助案,不再是賭運氣,而是企業內部能力、績效數據化的戰場

在補助門檻日益提高的2025年,補助申請早已不是比誰寫得漂亮,而是比誰更具備制度與策略邏輯。
TGSA提醒企業主:補助只是起點,真正能讓企業成長的,是在提案背後建立起來的內部能力與長線視野
唯有策略轉型+制度優化+實證資料三箭齊發
企業才能真正在補助戰場中脫穎而出,將一次補助變成未來十年的成長加速器。
歡迎與TGSA洽詢!

重要公告
澄清聲明

近期接獲客戶詢問,本公司與目前市場上中華民國教授學會、臺灣智庫策略顧問有限公司,其學術交流活動、獎項等,均與本機構無關,特此聲明。